我叫李忠怡,今年62岁。2007年我从丹东市消防局政委岗位退休,在丹东市军休一中心休养。现在担任军休一中心和振兴区六道沟街道办事处两个关工委的常务副主任。刚退休时,有十几家单位高薪聘我,我都婉言谢绝了,因为我割舍不下做了三十年的校外辅导员工作,忘不了那些农民工子女读书的艰辛;忘不了那些留守儿童和特困家庭孩子对上学的期盼,所以我选择了关心下一代事业,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奉献力量。10多年来,我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住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成长成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培育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10多年来,我在老一代军休干部金志馨的带领下,以军休一中心附近的青年大街小学、福春街小学、六道小学和工业街小学为重点,每年召开有学校领导、街道、社区书记、驻街片警、学生家长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先后倡导和组织开展了“三争”好少年、“英雄中队”、“环保小卫士”、“实名帮扶”、“每日一语”、“微梦想”等六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2008年,我们在六道小学开展“争当孝顺、自理、成才好少年”活动,倡导少先队员做到及时完成作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和同学的事情帮助做,争当人人喜爱的好少年。我们印发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邀请全校113名学生家长全员参与。三年的时间,较好地解决部分家长围着孩子转,孩子被溺爱,缺少担当等大家一致感到头疼的问题。同时校风学风和学生精神状态、组织纪律性、学习成绩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了推动这项活动开展,我从自己的退休金拿出一部分,设立了校外辅导员奖励基金,为孩子买书,鼓励“三争”好少年和进步快、变化大的学生。有46名少先队员受到表彰。先后有27名家长给我打电话,称赞活动搞得好,学生变化大。特困家庭学生姜宗昆,学校第二任雷锋中队班长,自己努力学习,还主动辅导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帮助母亲照顾患脑瘫的哥哥,感动了身边很多人,光荣当选辽宁省“小道德模范”。
我时刻不忘我是一名革命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经常受邀请为青少年作报告。我先后撰写雷锋精神、十八大、中国梦、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各类演讲、报告教材38份。为了写好和作好这些报告,我经常带夜学习和查阅资料,整理手稿。为了提高报告的效果,有时起早到鸭绿江边背这些稿子,直到能脱稿宣讲。由于休息时间减少,我的血糖长期居高不下,几次在报告结束后出现状况,实在顶不住了,吃片药、打一针,住院缓解几天。今年4月中旬,在全市开展的《感恩•孝德•家风》教育活动中,市区关工委给我的宣讲任务多,几场报告下来,血糖又有升高,在住院调理期间,为了不耽误感恩和家风报告活动,我仍然和医院争取了半天打针半天到学校作报告的工作安排。十年来,我为累计走进大中小学校、街道社区、机关单位作报告593场次,听众达8万余人。
我还积极使用青年喜欢的微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我共有18个微信群,联系青少年689人。这些年,无论再忙,任务再重,我都不忘在微信群中,编发每日一语,让那些名人名言和我对人生感悟,时时激励青少年学生。目前我已制作《每日一语》卡片28400张,编辑出版《每日一语》图书两册。
第二,把责任扛在肩上,积极发动和壮大基层关工委“五老”志愿者队伍。
为了调动六道街道“五老”志愿者和军休干部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积极性,10年来,我利用走访调研等机会,每发现一名政治素质好,热爱青少年工作,年龄和身体条件适宜的退休人员和干休所接收的新的军休干部,我就及时跟上,动员他们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担任街道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基层关工委没有活动经费,每当得知“五老”志愿者患病住院,学生家庭生活遇到困难,我就跟老伴一起去看望慰问他们。10年来,我先后购买了3100斤大米,2700斤面粉,52桶豆油和68箱牛奶,27次看望了牟桂花、夏忠华、任福友、依帮才、佟成业等“五老”志愿者骨干,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六道街道和军休中心经常参加活动的“五老”志愿者发展到216人,为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基础。丹东市关工委、振兴区关工委先后6次在军休一中心和六道沟街道召开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和“五老”志愿者队伍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我们的经验,两个关工委先后18次受到省、市、区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六道沟街道关工委创建“五好”关工委活动突出,2013年8月被中国关工委授予“全国基层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第三,把孩子们的冷暖装在心里,开展助学帮困活动,关心青少年键康成长。
退休前,我在丹东市消防支队工作的30多年时间里,先后为26位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关怀和帮助;为湖南省平江县和我市县等8名贫困山区孩子助学。退休后,我又和老伴一起先后帮助了10名大、中、小学生和5名智障儿童。
2008年3月,六道小学雷锋中队开展“实现心中梦想”主题班会,少先队员在填写《梦想卡》时,我发现祝凤同学脸上挂满泪珠,她在《梦想卡》上写下“我做梦都想给爸爸买一双棉鞋,让爸爸在外出收废品时不再遭罪”!原来祝凤是随父母从河南来丹东打工生活的女孩,她渴望爸爸工作有一个好的保障条件。我的心里一阵子的酸楚。当天中午,就和老伴到山上街驻军某部队军人服务社,花386元买一双军用棉皮鞋,放学之前送到了祝凤的手里,让她交给爸爸,帮她实现了心中的梦想。年底过小年的时候,我又带上猪肉、排骨、刀鱼、水果等到祝凤家看望他们一家。以后祝凤的学费、换季服装,我都提前为她购买,送到他家。在我帮助下,祝凤情绪开始转变,学习成绩上升,连续两年被评为“孝顺、自立、成才”好少年,顺利考入市第五中学。
2010年的雷锋纪念日,我到红房街小学做学雷锋事迹报告,得知一年级学生杨昊东母亲患鼻癌、二年级学生路慧敏父母双残疾,两个家庭生活特别困难。报告结束后,我就走访了两名学生的家。杨昊东因为动迁,跟着患鼻癌的母亲借住在他人的一间小屋里;路慧敏住在九道沟,爸爸患癫痫病、妈妈双眼残疾几乎没有视力。我当即对这两个家庭伸出了帮助之手,连续8年给他们送去冬夏天换季衣服和日用品。我还发动两个爱心团队帮助他们,还连续8年为两个孩子订阅《辽宁青年》杂志,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2013年5月,我得知汤池镇林明、高语瑶两学生,分别被沈阳航天航空大学和江西传媒大学录取,父母变卖了家中奶牛等值钱的东西,仍然没有凑够当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我听说香港某机构有一笔用于内地助学专用善款,就先后三次到八道沟宝山寺找到妙耕法师,我和他一起各出资50%,两名大学生顺利入学,4年来,我和妙耕各出资2万元,两名大学生都圆满完成学业,有了稳定工作。今年春节前我去两个家庭回访,汤池镇和尚沟村的妇女主任告诉我:林明同学还给丹东日报和《振兴之声》写信,感谢对他家的帮助,表示要加倍努力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
这些年,我还主动联系边防官兵、消防官兵、军休干部职工,发动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开展“实名帮扶”活动,累计捐资助学64万元,帮扶了4所学校的523名中小学生、87名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9名大学生。40年来,我累计奉献了34万元,与他们结下了深厚情谊。我先后获得了“全国模范军休干部”、“全国十二运火炬手”、“辽宁好人”,“辽宁省五老志愿者标兵”、“十佳校外辅导员”、省、市、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丹东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我非常珍惜这些荣誉,虚心向同志们学习,为关心下一代事业做出更多贡献,让更多的青少年成长成才,把我们的家乡和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作者李忠怡 丹东市军休一中心、六道沟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原武警丹东消防支队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