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关工委讲师团 谢欣田
感恩·孝德·家风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问题,感恩和孝德是内容,家风是属于教育形式,同属于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以学习体会的方式,对感恩·孝德·家风的基本内涵做一些简单的概括。
一、关于感恩
感恩是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感激和回报、回馈,是一个人应有的起码品德和基本素质。
讲到感恩,很多孩子和家长往往与感恩节相联系。
“感恩节”来之美国,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
1620年,102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基督教教派)到达美洲,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饥寒交迫,当冬天熬过去时只剩下50来人。是心地善良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教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为了感谢上帝,移民选定了庆祝日子,邀请帮助过他们的印第安人一同庆祝丰收。以后庆祝活动就延续了下来,但是庆祝活动并没有没有统一的时间,一直由各州自己定,直到321年后的1941年,美国国会才宣布每年的11月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
有人说感恩是舶来词,其实不然。应当属于中西文化共有的词汇。《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现代汉语词典》把“感恩”一词解释为“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
在我国文献中,“感恩”一词最早出现在晋·陈寿《三国志》:“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感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卧冰求鲤”、“衔环结草”感人故事,“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等名诗佳句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等的处世信条。
如何理解感恩,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层次的含义。
首先感恩是爱的释放。爱是人类特有的属性,是人的挚爱、大爱,仁爱,是感恩者发至内心的慈爱和善意行为的展现。
其次感恩是一种责任。是感恩者对施予者一种精神和物质上的报答和回馈,是对他人对社会的主动奉献和自觉担当。
三是感恩是一种情感。是做人应有的品德和基本操行,饱含感恩者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界的感激、尊重、良知和铭记。
四是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人的一种健康生活态度和准则,他是一种处世智慧,是乐观、向上、豁达、阳光、和谐生活的源泉和动力。
总之,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
感恩教育的重点:
感恩不是人生来具有的,需要不断培养教育和引导。
1、通过感恩教育,启迪爱心,喷涌善性,引导青少年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社会,尊重自然,找准做人的支点。感恩可以让人变得善良和纯洁。心中有爱才有责,心中有善才有诚,心中有爱才有真,树立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自觉地向父母、他人和社会回馈,孝顺父母,尊师敬老、保护自然和环境,热爱伟大的祖国,感党恩,跟党走。
2、通过感恩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生性格,美好的心灵。心境决定意境,心路决定道路,心度决定态度,心态决定人生。引导青少年明确人生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以美好的心欣赏周遭的事物;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以宽阔的心包容包括曾对不起自己的人。观察事物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就会豁然对待人生的起落、得失,勇敢智睿的面对人生的现实和未来。
3、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社会的德和国家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引导青少年坚定人生理想和信念,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二、关于孝德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是后人对长者,小辈对长辈应尽的道义和责任。孝是中华家庭伦理的核心与基石,提倡 “百善孝为先”。
孝是在中国历史上使用较早的一个字,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金文中已经出现。孝字由“老”和“子”共同组成,表示晚辈人要尊重和服待老人的意思。上古文献《尚书》、《诗经》、《尔雅》、《国语》都有使用。至春秋,孔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孝道。在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期间,《孝经》得到全面阐发。秦汉以后,孝受到历代王朝重视与推崇,提倡“以孝治天下”,唐玄宗李隆基为《孝经》作注,宋元明三代皇帝都曾下诏书,荐举孝悌之人。
孝文化的产生,是农耕文化和亲子关系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生动地反映了在中原农耕文化中,家长(长者)在家庭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孝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家庭伦理向国家伦理发展,并逐渐地被纳入“礼”的法典和哲学范畴的过程,成为维系中国封建社会家庭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和伦理思想的核心。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方式,社会的脚步不断前进,随着封建宗法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坍塌、瓦解,新生产方式的出现及新型人与人关系的建立,依附于孝的政治主张和礼教内容逐渐地被剥离,更接近它原色和本意。现代意义的孝,基本内容就是孝亲敬老。
孝德的主要内容和包含。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如养亲尊亲、传宗接代、善继善述、祭祖耀祖、移孝作忠等。
在敬养方面上主要有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敬亲:就是提倡对父母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敬亲是传统孝德的精髓。
奉养: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儒家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生则养”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
侍疾:如果父母年老生病,子女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做好侍奉和服待,尽快康复。
立身:就是做子女的要努力成就一番事业。让父母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如果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谏诤: 就是父母也会犯错,子女的应谏诤父母,防止父母陷於不义。谏诤就是直言规劝。孔子说:“子不可以不争于父”,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
善终:就是指办好丧事,饰终以礼。孝道提倡厚养薄葬但仍然把送葬看得很重,要求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做到事死如事生。
可见,孝德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性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从敬和养的角度看,孝和感恩具有同样的意义。
我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使用了“孝德”,而未使用“孝道”。所谓的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特殊名词,道可以理解为道理、道路、规律、主张,“孝道”就是关于孝的规律和道理的主张和学说,我们采用“孝德”一词,是为了更有利于现代人的思维,有利于通俗地理解孝,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更具时代性。
所以,今天所提倡的孝德,已不是简单的历史性回归,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人的才学、知识、技能、管理等,年龄已不再是不可逾越的界限,年轻人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家庭模式从过去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变成了小家户,家庭功能向社会转移,如子女教育,部分家务活动;家庭成员的民主、平等意识越来越被广泛接受,老一辈已经从家庭的支柱与核心地位让位于年青一代,父子之间的从属关系也日益让位于民主和平等关系。因此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孝德时,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使中华孝德成为现代青少年自觉追求价值观。
孝德宣传重点
向青少年宣传倡导孝德,当前,应当引导青少年做好五个方面的事情。
一是对父母要尊敬有礼貌和孝顺。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含辛茹苦抚养我们成人,子女对父母要心存感激,有尊重和敬畏之心。尊敬老年人,就是尊重历史,尊重人生的规律。
二是要感恩父母。子女对父母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尤其是当父母长辈,处于人生弱态时(年老、生病),要在情感上,精神上,物质上有回馈,报答父母之恩,尽子女的责任。
三是要立志成才。读书时要有好成绩,工作后要有好业绩,好成果。父母视子女是生命的延续,子女成功,是父母对子女最大的希望,最大的满足,最大的欣慰,最大的自豪。
四是尽养老义务。社会化是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养老也是这样,但是社会化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当前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现实背景下,我国面临着老年人养护、医疗等公共设施仍然欠缺,老年人保障体系与制度建设仍然薄弱等困境的压力,国家和个人并举养老仍然还是国策。老人有权选择养老方式,子女必须尽好养老的义务,不仅是道义的,也是法律所强制的,以保障老年人在晚年享受到亲情的关爱,满足他们的精神和物质满足,享受天伦之乐,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目标。
五是要向青少年宣传党的历史功勋和伟大业绩,引导青少年将孝德升华为爱国主义思想,感党恩,跟党走,报效自己的祖国。
三、关于家风
家风也叫门风,古汉语的“门”含有家的概念。指一家庭或一族人,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是先辈为后人树立的价值观念。家风是目前比较广泛使用的一个热词。
关于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有个高度的概括: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
家风有什么特点呢?
一是家风来源于一个家庭的世代积累,具有共同性、稳定性和传承性。
二是家风属于家庭精神或者家庭文化范畴,具有普遍性、自我性的特点。
三是家风属于家庭环境,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在家庭教化方面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
四是家风与社会风气紧密相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载体,家风和社会风气具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特点。
五是良好家风需要建设。良好家风不能自然获得,必须通过建设才能成为可能。家风只有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时,才能积聚和弘扬正能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留下许多家风格言、家教故事、优秀家训,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份。比较著名传世的家风有“忠孝家风”、“清白家风”、“百忍家风”、 “诗书家风”、“诚信家风”、“勤俭家风”等等。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古家训有120多种,流传至今的《颜氏家训》、《诫子书》、《朱熹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以及明清以来广为流传的教育蒙文,《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增广贤文》等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家庭道德教育的经典,至今仍然继续发挥作用。
家风建设的意义和重点。
为什么要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呢?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所以家风建设,对于端正党风,凝心聚气,凝神聚力,实施党的四个战略布局,实现小康目标和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家风建设,最重要的是德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强调家长以身作则对子女的教育作用;了解家风的潜移默化传播形式。
家风是个大学校,家风是孩子的风向标,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家风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甚至是几代人。孩子的情趣、志向、习惯和生活方式与家长有关。孩子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从孩子的性格、作风、好恶,总能看到父母的影响,“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资料显示,孩子的道德相关系数,父母占60%。对未成年犯罪调查,家长行为失范影响的高达72%。要想孩子有出息,树立正确的三观,家长就要从自己做起。
家教家风的传播,不一定是文字的东西,也不需追求所谓的形式,只要家长端正了,孩子就会正派。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等都非常看重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在他们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坚持党的作风的同时,不忘严格约束亲属和子女,不充许他们有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使他们及其后人至今仍受人民的仰慕和尊敬。
家风建设还包括家庭环境建设。家庭要保持整洁、卫生、有序和美感,要有书香气,充满学习氛围。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必然身心健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久而久之,也会变成知书达理的“绅士”或“淑女”。
四、感恩·孝德·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 感恩·孝德·家风,是当前省市委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社会主义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感恩是中华传统美德。感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道德相连,与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相接,与国家层面的民主、富强、和谐、文明相通,感恩教育是通过培养个人优秀品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孝德是中华传统道德体系的核心理念与首要精神,是中华美德的基础。孝德不仅包括尊孝长辈,还包括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范。孝从从本质上揭示“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永恒主题,从根源上体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仁爱”精神,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助推器。孝德是形成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和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强大动力。
好家风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缩影。家风虽然不能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但它却是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价值观形成和精神成长的重要起点。“家风”既是一个价值层面、伦理层面的问题,又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举止息息相关,家风家教的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公民德性的培育上。家风家教的核心,都是围绕着个人与他人、家庭、社会、国家关系展开的,通过家风这个小切口,就能把宏大凝练的核心价值观问题阐释得具体、形象、丰满、生动。
感恩·孝德·家风是距离公民家庭最近,都是青少年自己的事、家里的事,身边的事。感恩、孝德、家风都具有生动的实践性的特点,青少年每天都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提高青少年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要知行合一。因此感恩·孝德·家风是对青少年崇德修身,笃行美德,立德树人养成教育的最好教材,是培育和践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生动载体,是聚集青少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巨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