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庶成
家风指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传统风尚与风气。提倡发扬美好的家风,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风气好转,老干部、老党员、老市民、老农民也应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言行将优良家风一代一代往下传。
我的家风可以概括为:勤劳肯干、节俭朴素、忠厚诚实。
父亲高寿94岁离世。年轻时家境贫穷,直到30岁才娶亲。他是种田的老把式,赶车扶犁、扬场垛草,样样拿得起放得下。解放前给地主家当“把头”领人干活,解放后担任生产队长直至包干到户。他大字不识一个,各项活计却安排的有条不紊,一生忠厚老实、两袖清风、处事公正。年迈的他在自己的院内繁育各种蔬菜苗卖,他的一句口头禅“活着干,死了算。”年过九旬的母亲2015年去世,年轻时会用芦苇编大席,是勤俭持家的一把好手,我们兄妹4人、个个穿着干净利落,在那个粮食紧缺、物资匮乏的年代,家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弟弟妹妹们结婚成家立业后,秉承父母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各家日子过得都挺殷实。我虽然是乡镇干部,但受农村环境、父辈的影响,我也会种地摆弄庄稼,像父辈那样勤劳朴实。
父亲不识字,但对读书重要性理解得却非常透彻。1962年国家处于 “低标准”时期,我考进孤山中学初中部,需要住宿,学杂费不多,但是伙食费每个月也有十几块钱,这对靠干农活养活6口之家的父亲来说并不轻松。记得一次回家要伙食费,父亲借了几家才凑齐,见此情景,加之在学校吃不饱,我产生了退学的想法,结果遭到父亲的一顿训斥:“看你那点出息,遇到一点坎儿就想退缩。你放心,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供你念书,别再像我一样当睁眼瞎子啦!”父亲的执著,坚定了我继续读书的信心,今天积累的这点墨水,全仰仗父亲的大力支持。受“文革”的影响,读高中的我与大学擦肩而过。但我把劲头儿全部用在了培养子孙后代身上,创造良好条件,鼓励他们发奋读书,我的儿子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有幸成为我们村的首位本科大学生,在丹东市内长大的孙子更争气,2015年以较高分数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敢于破除旧风俗,树立新风尚。父亲去世的前两年经常感觉胃口不舒服,医院确诊为胃癌,父亲自知时日不多,理性的安排了自己的后事。当时农村死了人火化后在入棺、雇吹鼓手出大殡的比比皆是。父亲考虑我在镇政府做民政助理,决定死后不能棺材、吹手齐上,给儿子留下不好的名声。他遂留下遗言:丧事从简,不做棺材、不雇吹手。一个尙要离开人世的老人还在顾及儿子的名声,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是纯真的父爱之情。这份真爱教人感动、让我怀念。
除夕夜大量燃放鞭炮,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还极大地污染了空气环境,影响居民身心健康,我的“除夕夜不燃放鞭炮礼花”的提议得到了儿子、孙子的赞同,2015年以来连续两个春节都没有燃放鞭炮礼花,而是全家人聚在一起看央视春晚、尽享人间天伦之乐。
日常生活平静和睦,没有因为钱财闹家庭矛盾,更没有因为小鸡小鸭、地边地角与邻里起纠纷。受这些向善风气的感染和熏陶,家里逢年过节用过的啤酒空瓶、易拉罐、纸壳等废品都收集卖掉。孙子受到了感染,他小时到邻居家串门,恰逢有客人喝酒吃饭,让他上桌,他说已经吃过了,但两只眼睛却一直盯着易拉罐,原来是要收集空罐。我知道这件事以后,从正面进行引导,告诉他收集废品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到别人家去收集。考入大学后的孙子花钱特别节俭,知道长辈们挣钱不容易。
怎样让好家风代代相传呢?
我的体会就是身教胜于言传。“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它包含了人的成长与家庭环境、家风、家规的密切关系。作为家中排行老大的我,婚后一直与父母共同生活,与妻子一起孝敬父母,给儿孙们做出了榜样。儿子结婚后在丹东市内居住,但每个春节都带领一家三口回农村老家过年、并且备足年货。父亲节、母亲节,儿子都要给我们老两口买礼品。全家衣着时尚而不华丽,饮食丰盛而不浪费。“勤俭传家久,忠孝继世长”是堂屋供奉家谱的对联,也是家风、家规、家训最好的诠释。
(作者 菩萨庙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